第44章 刚者易折

小千世界内,一眼望不到头的剑池显化在徐长安脚底,其中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利刃插在池壁上,数量有万万之多。

无尽的杀伐之气在剑池上方弥漫,似是要将敌人吞没。

“道友,请接招!”

通天眉眼舒缓,笑意绽放,手中青萍剑身颤动,池内万千利刃一同嗡鸣,接着裹挟着血煞朝徐长安飞来,短短几十秒就将那尊千丈高的流泪观音削得不足十丈。

小千世界到处都是飘散的辛金之精和戊土之精。

徐长安倒是十分沉得住气,他目光平和地望向深不见底的剑池,又转而看向不远处的通天,忽地笑道:“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大概意思是:刚性的东西极易折断,只有非常温顺随和,才能在社会上伸缩有度、游刃有余,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是水,而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这句话用在这其实并不合适,但徐长安觉得应景便说出口了。

在他的理解中,通天和元始皆属于性格过刚之人,从他们所行的教义就能看得出来。

阐教走的是依才教化一路,顺天而行,阐述天道,将万物分三六九等。

这根本源于元始最为看重的跟脚,他自喻为盘古正宗,对披毛戴角湿生卵化皆看不上眼,再加上过于尊礼守法,所行大道无外乎“规矩”二字。

阐道,阐发也,贯彻天下大势,代天行罚。

但徐长安看来,元始行的道颇有唯心的意味,从封神中十二金仙所作所为,再到后面元始天尊对小辈出手。

他行的应该是: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

替天行道不过是出手的理由,作为盘古正宗,师出有名的借口。

然而通天全然不在乎盘古正宗的名号,他对万物生灵态度一致,不管是业力深厚之辈,还是福德真仙,在他看来没有半点区别。

只要有向道之心,都能拜入截教门下,即使日后多有杀戮,引得生灵涂炭,即使打着截教的名声行那邪魔之事,皆无所谓。

不惧因果,不怕损害气运,端是霸道。

通天和元始二者性格都太刚强,太骄傲,不懂变通,才会导致日后决裂,道义南辕北辙。

盘古正宗就像是一件衣服,一个牢牢穿在身上,一个全然不顾,赤身行于荒野,二者看似天差地别,但其实都一样,衣服套上是枷锁,脱下也是枷锁。

相比之下,徐长安在三清中最欣赏的还是太上老子,其道如水般能沉载万物,却又不被万物裹挟,清静无为而无所不为。

“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通天低声喃喃,他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大道至理,但还没等他细细品味,就见万剑中有一尊观音站起,他面部的慈祥变为狰狞,宛若杀神般崩飞长剑。

徐长安双手合十,双腿盘坐,他整个人位于观音体内,源源不断的辛金之精与戊土之精从五脏六腑流出。

长剑不管从哪个方向斩在观音体表,都被游动的戊土之精阻拦,紧接着辛金之精化做的手臂就会将剑身捏爆。

与此同时,散逸在小千世界中的金精与土精在两株幼苗的召唤下,又重新附着在观音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