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万邦来朝只因他

一道道声音响起,引得众人无不侧目。

“什么情况?”

此时众人心中充满了疑惑。

兴趣缺缺的乾帝也抬起了头,一脸茫然地看着番邦使团的方向。

他知道最近有很多西南方向的番邦使团来京师。

但无论是他还是其他人都认为只不过是因为地龙翻身导致的道路阻断,让西南那边的番邦国派人来和驻京三年之久的使团进行交接罢了。

但眼前的这一幕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朝堂上的吏部尚书潘凤隐隐猜到了什么,向李肃的方向看去。

“我蒲兰国国主派下臣来大乾,恭祝大乾皇帝陛下新年安康,这是我蒲兰国的贺表。”李上章出列躬身道。

刚才被挝国和缅国抢先一步,李上章赶忙第一个出列。

御前太监接过李上章的贺表,交给了乾帝。

乾帝打开一看,果然右下角盖着蒲兰国的国王印玺。

而贺表的内容都是表达蒲兰国国王对乾帝的祝福,字里行间都是带着谦卑,看的乾帝一愣一愣的。

随后,缅国、挝国、巴国等国也是送上了国书或贺表,内容都和蒲兰国的大同小异。

但对待大乾的态度都是出奇一致的谦卑,甚至带着讨好。

要知道大乾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多番邦国对其如此的恭顺了,这些国家这么做肯定事出有因。

乾帝看着眼前的一沓国书和贺表,再联想到前几天在京兆府大堂发生的事,已然心中有所明悟。

“这事十有八九和老六有关!”乾帝深深地看了堂下站着快要睡着的李肃。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个儿子了。

“陛下,我巴国在西南和上国岭南府相邻,与岭南府一衣带水,一向友好,我父王愿尊大乾皇帝陛下为上皇帝!”巴国世子出列道。

“哗!”

大殿内一片哗然。

历史上唯一一次出现上皇帝这个称呼,还是前朝开国皇帝武高祖击败了当时的炎国,炎国国君称呼武高祖为上皇帝,以示臣服之心。

说白了,尊乾帝为上皇帝和认乾帝当干爹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把自己摆放在一个极低的位置。

众人不解,作为藩属国对宗主国恭敬点还可以理解,但这么舔是因为什么?

“哼,你巴国当年得到消息岭南府与内地道路断了,便谋划吞并岭南,没想到被安王殿下带兵横推到了国都,还有脸说与岭南一向友好,怕是被打怕了吧!”羌国使臣开口讥讽道。

巴国与羌国历来不和,当年大乾强盛时,还曾经调节过双方的矛盾,只不过最近几年大小摩擦不断。

看到巴国如此作态,自然要抓住机会在大乾朝堂上拆穿巴国的嘴脸,给他们上上眼药。

“我羌国才是与岭南一向友睦,这两年蒙安王殿下开展互市,我羌国国库因此收入提高了两成,羌国臣民愿世代与大乾修好,永不起刀戈。”羌国使臣躬身拜到。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安王竟然带兵打到过巴国的国都!”

“那巴国人向来民风彪悍,人人尚武,太祖都曾赞其国武力昌盛,非举全国之力很难拿下巴国。”有朝臣窃窃私语道。

“没想到我等还是低估了安王军队的战斗力啊!”

“两成啊,一个互市就能让羌国国库收入增加两成,安王难道真的是财神转世!”也有人惊讶于羌国使者所说的互市。

“前阵子那个展销会,安王就卖了二十多万两,一个小小的羌国国库提高两成已不足为奇。”

此时朝堂的众人哪里还不知道,这些番邦国如此恭敬,甚至破天荒的给大乾上贺表,全都是因为安王。

那个三年前被赶去岭南的废物皇子。

此时众人再看李肃的眼神都带着一丝惊叹的味道。

任谁能想到,一个人短短三年内就能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

此时的很多人更是坚定了自己心中之前的猜测,这李肃之前在京师的纨绔形象绝壁是演的,他是在隐忍不发,拿大家当傻子戏弄呢。

而太子李岩看着眼前的一幕,内心里更是对李肃恨得咬牙切齿。

“凭什么!一定是假的,全都是假的!”李岩在心底咆哮。

他多么希望自己看到的都是假的,但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些摆在眼前的事都是在真实发生着。

大朝会比预想中的要成功。

要说以前的大朝会还是靠大乾君臣的合力表演来威震四邻,彰显大乾的实力。

那么这次的大朝会则是,那些西南的藩属国主动将大乾的地位抬了上去。

至于大乾其他的藩属国看到西南那些藩属国的态度,自然也不敢再小瞧乾国,以后对待乾国的态度肯定要好好衡量一下了。

乾帝是哼着小曲回去的,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就去了柳妃的宫殿。

而在大朝会上发生的一切也被人散播了出去。

大乾威服海内,又恢复了昔日的荣光,这种事自然不用瞒着,反而要大力的宣扬出去。

刚经历一场鞑靼人围城的京师百姓,急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鼓舞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在官方刻意的渲染加工下,京师的百姓很快就沉浸在大乾没有落寞,一个被藩属国敬畏的大乾必然可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的气氛中。

而带来这一切的李肃则再一次让京师中的百姓感觉那么不真实。

而此时,正有一些快马正从岭南往京师赶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