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李信得到了朝廷命其返回登州的消息,全军顿时欢呼雀跃,要知道这些士卒离家足足有尽两年的时间了,人人思乡。
如果不是有平日里严格的军纪约束与丰厚的赏赐的话,这些士卒早就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了,而与士卒的欢呼不同李信从中看出了朝廷对自己的猜忌。
“呵呵,不愧是多疑的皇帝啊!”
李信在自己的军帐之中对着众人语出嘲讽,对于李信明显“不敬”的话,账内众将却都当没听到。
其中左光先也冷声说了一句:“咱们武将都是后娘养的,不会让人放心的。”他对自己被从富庶的临清调往河南也很是不满,同时也有些担心新上司卢象升能力如何。
毕竟左光先并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卢象升在后世的名声,他出于本能对文官有些不信任。谁都知道大明的文官不但歧视武将,还经常瞎指挥。
“左大哥不用担心,你率领本部人马前往河南之后所需的给养与军饷若是不足可以派人前往洛阳、开封,这些地方都有咱们的人可以为你筹措。”
“谢总镇!”
对于李信的保证左光先大为感动,这也让在座的其他诸将心中对李信更加敬佩,他连脱离自己体系的将领都如此关照,何况自己这些直属手下。
“老罗与老孙到了左大哥手下之后凡事多与左大哥商议,你们都是我的至交与左大哥也相熟,相信以你们的能力到了那里也大有作为。”
“遵命!”
这一次不但左光先被调走,连孙守法、罗岱等人也先后被调入左光先军中,基本都是李信从陕北榆林带出的嫡系。
对于朝廷的这些安排李信心中只是冷笑,那些待在宫中与中央朝廷的达官贵人们又怎么会明白自己与这些人之间的捆绑利益。
要知道李信在登州经营的海贸、烟草、盐业等等产业,这些人都有股份,他们已经与登州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也许在未来他们的后代会脱离群众成为某些人上人,作为既得利益阶层阻碍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但是现在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却让这些人本能的选择维护登州的利益。
就算是像孙守法与罗岱这种原时空历史里忠于大明的人,在丰厚的利益面前也选择了维护登州的利益,再加上李信的为人也让他们放心。
例如山东巡抚朱大典被撤职查办,这种已经失去政治前途的人李信却给他送行,为他的家人送去了不少的银子。同时又派人进京托关系为其脱罪,这让山东的官员与李信的手下都大赞李信讲义气。
他们哪里想得到李信是故意将军中“榆林系”交到左光先手中,本来就是为了有一天朝廷分化自己势力的时候将他们交出去。
因为榆林的边军可以算是最效忠大明的一支边军了,在原时空历史之中当李自成消灭明军主力收取三边的时候,各地纷纷投降。
只有榆林与周遇吉的宁武关曾经激烈抵抗过大顺军,其中榆林更是全城男女老幼为大明战到最后一刻,相比于他们每年拿无数辽饷的辽镇却让人齿冷。
辽镇的兵马不但在关系明清命运的松锦会战之中带头逃跑,到了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吴三桂救援也是拖拖拉拉。后来更是直接投降了李自成。
要不是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小妾,抄了他的家,吴三桂可能就要做李自成的开国功臣了。而如此忠诚的榆林边军饷银却经常被大明拖欠,只能说大明该亡!
“刘将军,马将军之前一直跟你们说起登州的好,现在终于可以带你们回去看看了。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又没有吹牛骗你们。”
“我等岂会不信将军的话。”
刘国能与马进忠纷纷起身向李信表示自己完全信任他说的话,同时又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因为身边的同僚说起登州来简直将那里说成了天堂一般。
现在终于能亲眼目睹他们自然是怀着浓烈的好奇,他们的属下以及被李信招募的流寇青壮也怀着同样的心情。
大明崇祯八年正月十六日,李信所部在济宁度过了元宵节之后便率部东归,一路上经过济南府、青州府、莱州府于二月初回到了登州。
而就在李信东归登州的时候,远在千里外的沈阳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太极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族名女真为满洲。
同时皇太极正式称帝将沈阳改名盛京,满洲本部以及漠南蒙古各部首领全部前来参加了皇太极的登基大典。皇太极之所以选择登基正是因为多尔衮献上了传国玉玺。
得到玉玺之后皇太极麾下的汉臣们一个个极力劝说皇太极称帝,并列出了诸如称帝才能与大明相抗争夺藩属等好处,而蒙古各部也支持皇太极称帝。
最终皇太极在二月二日正式称帝,改元崇德,众人给其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上汗号“博格达彻辰汗”,皇太极成为了满蒙双方的共主。
【作者题外话】:今天先三更吧!我攒稿等推荐开始了一起发,多加点人气,谢谢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