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十天,是王锦超写春联忙得不亦乐乎的日子,祖屋院前飘着瀚墨香,这对王锦超来说,是浓浓的年味。
春节前十天,乡亲已陆陆续续拿着红纸来请王锦超写春联。
王锦超就在祖屋院前打开八仙桌,摆开文房四宝。要求代写春联的都是乡里乡亲,因此,王锦超不仅分文不收,还根据来人的需求,挑选相应的春联内容来写。
小旭东也模仿着他爹写“福”字,而且模仿得有模有样。因此,小旭东也来帮手,摊开红纸,手执毛笔挥写。
虽然,小旭东写的“福”字还远未达到他爹爹的书法水平,可四乡八里的乡亲们毫不介意,他们要的是图个吉利,看到一个个“福”字在他幼小的手下腕底流泻而出,那浓浓的年味也就和着瀚墨香扑面而来了。
过年贴春联,郑丽芳用木薯粉自制浆糊,王锦超待写好自家的春联稍干后,便端来家里的长板凳,在门两边刷上浆糊。先将春联隔空虚拟地放在要贴的位置,然后在两米开外,肉眼判断春联是否放正了。
这时,王锦超一改父亲的尊严,态度特好,特“听从”小旭东的指挥。
贴好春联后,王锦超还不忘地对小旭东说:“大年三十,有很多的忌讳:比如不准骂人、不准说脏话;不能扫地和出门倒垃圾。不然的话,就会骂一年的人、说一年的脏话、一年的财气都会被扫地出门。”
小旭东站在旁边,“嗯,嗯”地不住点头。
王锦超在年饭前,必先点燃蜡烛和香火,在屋里的神位上虔诚地祈祷拜神。
那一刻,小旭东和他娘亲必恭必敬的站在一边看着:王锦超是一脸的虔诚,在烛光的摇曳里,曲直着他的背,双手合十、颤悠悠贴着前额,顶礼膜拜。
小旭东在一旁揣摩着阿爹心底的祝福:大约一定是祈求新年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之类。
拜完神后,王锦超就会从香炉里抽出一支燃着的扇香来点着鞭炮,并大声叫着:“东儿,快把耳朵捂住!”
小旭东捂住耳朵,蹦跳着奔出大门外一丈远,随即,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响起……
过年逗利是,是未结婚的人,特别是小孩不可或缺的。
大年三十晚,吃过团年饭后,王锦超和郑丽芳便会给小旭东发一封利是。
王锦超对小旭东说:“这是过年大人给小孩发的‘压岁钱’”。
不过,爹娘发的“发压岁钱”大多数都是要上缴的。郑丽芳对小旭东说:“爹娘给小孩的压岁钱,娘亲会帮你攒着……”
至于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用,小旭东就完全不知道了。
后来,小旭东有点明白过来了,只有舅父、舅母和村里结了婚的大人给的利是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逗利是,是在大年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这段时间,都有利是逗。
……
过年“走大王”,是邯郸民间盛行节庆活动之一,也是王锦超最喜欢看的民间活动,也许,这与相传“走大王”的起源有关。
小旭东五岁时,那年年初三,便嚷着跟王锦超去看走“大王”。
邱县太镇、雅岗等村寨,过年都盛行走“大王”。
走“大王”起源于汉朝,由外地迁来的伍姓雅岗村人。
走“大王”在分别在各村、寨、坊巡游了一圈后,队伍到达广场上,各村、寨、坊举起各式大旗、引导牌、旗帜鲜明的绘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各式锦旗,从摇旗呐喊的走“大王”队伍那些各式锦旗中可以看出村民们最朴实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