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32章

《七零戈壁滩美娇娘》全本免费阅读

方南周所托战友很给力,五天就把搭建大棚所需材料运到了望泉村,村里第一回来大货车,顿时吸引了半村人来学校,李来水他们帮忙卸货,告诉姜静月:冯瑞年走之前请喝酒了。

“辛苦了,晚上我也请大伙喝酒。”姜静月招呼道,接下来的搭建工作需要体力,她和方南周两个人很难完成,李来水身强体壮,是不错的选择,先把关系谈好了。

一地不常见的材料,杨老太好奇地凑上来问:“小姜老师,这些都是用来干嘛的啊?”

“搭建大棚,”姜静月随手一指,“搭好了,我就种蔬菜和瓜果。”

大棚种植,村里人三年前听过了,有所了解,就一烧钱玩意,从古到今,哪个农民不是靠天吃天靠地吃地,钱烧得慌才搞大棚种植,哪怕蔡教授说得天花烂坠,他们也没一个相信。

刚忙活完土地施肥,现在又搞大棚种植,乡亲们愈发确定姜静月是瞎闹。

粮食都不够吃,种什么蔬菜瓜果,能填饱肚子吗?所有人连连摇头,表示不看好。

“要不还是好好教书吧?马上也快开学了。”杨老太劝道。

“教书种地两手抓,”姜静月宽慰乡亲们,“放心吧,等开学了,我一定把娃子们教好了。”

至于乡亲们不看好她,等种出成果就好了,姜静月干劲十足,上辈子就没享受到。

大棚搭建完成,姜静月一头扎进去,翻土播种育苗,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本来计划中的蔬菜瓜果,姜静月还培育了一株金银花树苗。

金银花即可供观赏还能做药售卖,不过姜静月并没作卖药打算,她之所以种植金银花,纯粹喜欢她的味道。

清新典雅,放两朵到水里,能够很好地压住井窖水的味道。

方南周在打好井窖帮姜静月搭好大棚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走之前,他在望泉村逛了一圈,看似漫无目的,实际上围着杨校长家转了好几圈,姜静月注意到这点,愈发确定了她之前的猜想。

望泉村八月份连着下了两场大雨,方南周帮她打的井窖已经派上用场,储了大半井窖的生活用水,姜静月第一件事就是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

洗完澡钻进大棚,借着手电光查看育苗,大部分菜苗已经冒出小嫩尖,姜静月心想要是有照相机记录下来就好了。

回屋后,姜静月坐到书桌前面,从抽屉里拿出信纸和笔,将喜悦心情写下来,与冯瑞年分享。

放进信封,姜静月捻着一角,对着前面的煤油灯照了照,笑了。

这也算是记录下来了。

红星公社就望泉村有学校,其他三个村子的娃子们,到了适学年龄都会来这报名念书,从恢复高考后,全国基础教育学制逐步调整为小学六年,村小拢共他们三个老师,开学前一天,杨校长召开大学,将教职工作内容分发下来,每个老师负责两个班级,黄晓梅是一二年级,杨校长是三四年级,姜静月是五六年级。

黄晓梅不服气,现场提出异议:“姜静月没来之前,我就教一二年级了,现在娃子们升班了,我还教一二年级?”

“有经验,教起来才不费劲,黄老师,我也是为你着想。”杨校长捡好听的说,事实是黄晓梅知识水平有限,根本教不了二年级往上的班级,当初实在没人,他才招的她,现在支教老师来了,要不是顾及乡里乡亲,为了学校的教育大业,他能把她辞退了。

黄晓梅听出杨校长言外之意,酸溜溜嘀咕一句:“我不行,姜静月就行?她还没我有经验。”

“姜老师高中毕业,南城一中校长对她业务能力更是赞赏有加,我相信她。”杨校长笑得合不拢嘴,要知道跟一中校长通电话时,对方十句八句都在夸姜静月,捡到真正的宝了。

黄晓梅翻了个白眼,“看她多厉害。”

对黄晓梅心思,姜静月清楚得很,之所以这么计较她教五六年级,主要还是因为一二年级两个班人数多,刚到适学年纪,娃子们年纪小,在家帮不了忙,还要人盯着,不如送到学校来,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成长小大人,不仅可以做家务,还能一块下地,甚至打一些零工补贴家用,以致高年级很少人,老师的工作也就相对轻松一些。

说直白了,就是黄晓梅只想拿工资不想干活。

姜静月不管她,欣然接下杨校长工作安排,并表示一定不负众望,让娃娃们考上县城高中,杨校长握住姜静月的手,旁若无人地夸赞一番,黄晓梅酸溜溜待不下去,招呼也不打一声,起身出去,办公室的门摔得巨响。

杨校长看了眼,无奈摇头,转向姜静月,又是一脸笑容,松手后,坦言道:“小姜老师,五六年级娃娃们的情况,我相信你也有了解到,年龄上去了,想上个学,有多不容易,不瞒你,这两年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给娃娃们的家长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甚至求他们别因为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耽误了娃娃们一片光明的未来,但谁都听不进去,几辈子刻在骨子里的老顽固,根本讲不通,说起来,我就愁——”

杨校长叹气,沉默数秒后,问姜静月的意思:“要不明天报名结束,小姜老师拿着名单走一趟?”

姜静月一口答应:“没问题。”

既然接下了工作,就理应由她负责。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报名,黄晓梅忙得脚不沾地,门前人满为患,而姜静月负责的五六年级,一上午拢共来了不到十个,可把黄晓梅羡慕坏了,心情不好,板着脸,说话声又大,有几个胆小内向的小一新生,当场就被她吓得哇哇直哭。

家长埋怨她,“能不能对学生有点耐心,你看人家小姜老师,对娃子们都笑眯眯的。”

黄晓梅更气了,连家长都骂起来:“姜静月好,你让娃去她班啊,来我这报什么名?”

家长觉得她不可理喻,“我家娃子才多大,小姜老师教小五小六,她过得去吗?”

黄晓梅嗤道:“娃子过不去,姜静月过来,我去教小五小六。”

家长看她一眼,怀疑地问:“你教得了吗?”

一句话让其他人议论纷纷,“我没记错的话,德治他媳妇就上过初一,而且念书的时候成绩也不好,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