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韦宝的宝军和天地会不说像猛虎,反正在建奴看来,至少也是凶狠狡猾的豺狼。
因为韦宝的人不光是有厉害的火器。
韦宝的军队最让建奴惊慌失措的,还在于政治手腕十分高明。
光是游击战一项,就让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头疼不已,好像身体里面钻入了一大群蛔虫,驱赶不了,被折磨的皮包骨瘦。
宝军在建奴地盘的游击部队至少三千人,三四十人左右为一个单位,至少有上百处地方出现宝军游击队的身影。
并且这些人与汉人和蒙古人混合在一起,根本难以区分。
去围剿,他们躲避在人群中,很难分辨。
花时间分辨的话,他们又钻入山林。
不围剿吧,这些人隔三差五焚烧重要目标,杀死建奴游骑兵。
一年多时间当中,光是宝军偷偷杀死的建奴兵士,至少超过两千人。
捣毁和偷走的物资更是无法计数。
死人都还好,物资损耗是建奴受不了的。
建奴与宝军作战,宝军基本上可以达到零消耗。
而建奴不但损伤财力物力人力,还伤不到辽南和韦家庄分毫,等于一直在流血与一个健康的人打斗。
要不是宝军没有充足的火器弹药,以及能够匹敌建奴的战马,否则建奴早就败了。
“知道了,阿哥。”聪古伦格格见皇太极答应了,擦了擦眼泪,乖巧的道。buhe.org 非凡小说网
皇太极极其喜爱这个妹妹,叹口气道:“你还在为韦宝攻打咱们而伤心难过吗?别再想这些了,聪古伦,你要记住,像韦宝这么狡猾的汉人,就是财狼,财狼陛下杀死,否则就会吃人。”
聪古伦格格没有回应皇太极这句话。
聪古伦格格心里觉得韦宝不是这样的人,但不敢在宝军正在攻击大金国的时候为韦宝说话。
她之所以这样维护韦宝,不全然出于感情,因为韦宝在给聪古伦格格的回信中多次隐晦的表示希望两家罢兵!
是建奴无法释怀丢失了辽南的巨大耻辱,不断要与宝军争斗。
当然,韦宝的回信都不是出自韦宝的手笔,而是有统计署的专人负责这件事。
会定期向韦总裁汇报一下。
韦总裁在对外联系的时候非常谨慎,除了参加科考的时候留下过一些笔迹,平时基本上很少亲自动笔,在衙门办事,都有手下人代笔。
皇太极带着亲随和聪古伦格格、大玉儿,匆匆前去南城门与努尔哈赤会合。
所有人几乎是同时到达,速度都很快,而且几乎都是策马而来。
后金还是第一次面临这么严峻的局势,居然被汉人打到盛京城来了,这是谁都想不到的事情。
皇太极看见努尔哈赤的旗杖过来,急忙过去拦阻:“父汗,城门危险,还是去宫中议事吧、”
“滚开!”努尔哈赤正在盛怒之下,“盛京城是我大金国都城,连都城都危险了,还有哪里是安全的?你要是怕死,趁早别做防务大臣!”
皇太极吓得不敢再劝,赶紧闪身一旁。
建奴当中派系复杂林立,代善虽然被废黜了太子的位置,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实力,此外是年幼的多尔衮,因为得到努尔哈赤的欢心,也有一些人支持,加上多尔衮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才干。
多尔衮其实与吴三桂年纪相仿,此时才十二三岁年纪,却已经表现的非常精明强干了,加上相貌英俊,很得努尔哈赤喜欢。
不光是满人亲贵们,还有很多汉奸也很得重用。
努尔哈赤为了尽快完成汉化,将内部管理升级到大明朝廷的水平,重用了许多汉奸。
为首的是不被后世熟悉的鲍承先,鲍承先不但自己身居高位,他手下亲信也很得到重用,鲍崇德、鲍敬、鲍韬、冯国珍都是鲍承先的人。
鲍承先是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
是努尔哈赤的重要谋士,只是没有范文程的名气大,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
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
是本来历史上,清初的第一位汉族丞相。
鲍承先下面是孙得功,原本是明朝的参将、还有宁完我、范文程、高鸿中、罗绣锦、梁正大、齐国儒、杨方兴等人。
范文程这个时候还不是很有地位,要等到皇太极上台,因为范文程比较得到皇太极赏识,才会逐渐崭露头角。
亲贵当中的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的几个弟弟的儿子,努尔哈赤的三弟舒尔哈齐于1611年已经死了,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为大金二贝勒,阿敏的副将白格也是有赫赫战功的将领。
舒尔哈齐第四子图伦,第六子济尔哈朗,他们这一支,一直执掌满洲镶蓝旗旗主。
第八子费扬武、皇次子代善都是大将。
代善虽然一直受到排挤,但是代善的长子岳托,后面很得到重用,被封多罗克勤郡王,为清朝初年的八大****之一。
鳌拜这个时期还是代善的手下大将。
此外还有皇三子阿拜,皇四子汤古代,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六子塔拜、塔拜没有什么特殊才能,儿子倒是很风光,是康熙初年的名人,班布尔善。
皇七子阿巴泰、皇八子皇太极、皇九子巴布泰、皇十子德格类、皇十一子巴布海、皇十二子阿济格,阿济格在后世非常出名,算是清朝初年战功赫赫的将领,皇太极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以及朝鲜的作战;清军入关时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又以靖远大将军沿长城入陕西,又自陕西出河南、湖广、江西,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顺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顺治六年,1649年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皇十三子赖慕布、皇十四子多尔衮、皇十五子多铎、在下面还有更小的儿子,因为太小,此时还无法参与军机大事。
努尔哈赤的女婿杨古利也一直是军界顶梁柱之一,重要争战,杨古利都是统兵大将。
杨古利的弟弟冷格里、弟弟纳穆泰。长子阿哈旦,以军功授拖沙喇哈番。次子塔瞻,袭超品公,擢内大臣。
当然,这个时候在努尔哈赤底下,排在第一顺位的还是皇太极、宁完我、马国柱、等人都是皇太极的人。
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
努尔哈赤顶着可能被炮弹打中的风险,毅然上了南城门,所有人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
努尔哈赤环视身边众人,发现了聪古伦格格和大玉儿,不由又是大怒,大声道:“皇太极!你干什么?还带妹妹和你的侧福晋来做什么、你当是在闹儿戏吗?”
皇太极吓的说不出话来。
“父汗,不要怪阿哥,是我要来看的。”聪古伦格格到了努尔哈赤身边,“不管什么情况,女儿都要与父汗在一起。”
努尔哈赤也异常宠爱聪古伦格格,被女儿一句话说的颇为心酸,叹口气,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对杨古利道:“现在搞清楚什么状况了吗?杨古利何在?”
“杨古利在此!”杨古利马上大声答应道。
杨古利是近卫军的骑兵将领,属于努尔哈赤精锐中的精锐,并不清楚周边防务。
皇太极也还没有接到反馈,硬着头皮道:“启禀父汗,经过初步判断,应该是韦宝的宝军,不可能是辽东和蓟辽的边军,孙承宗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具体人数不详,但是根据炮火,可能又是几个人的游击队。”
“应该,可能,哼,我要的是具体的情报!不是这些估计的话!”努尔哈赤勃然大怒,“敌情发生之后,你都做了一些什么?”
皇太极吓得浑身发抖,他什么都没有做,除了喊大家来商议,他能做什么、你大汗在盛京城,轮得到自己做主吗?
“杨古利,现在能马上集结多少人马?”努尔哈赤愤怒的看着天空中的几个热气球。
“三万人!我能立即集结三万铁骑!若不是有五万铁骑被调往朝鲜附近,末将能迅速集结八万铁骑!”杨古利大声答道。
“好,我命令你,带上你的三万铁骑去打,不管宝军多少人马,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炮,你都帮我把韦宝的将领的人头割下来,要是有人有本事割下韦宝的人头,赏黄金万两,赐予两旗旗主!”努尔哈赤大声道。
众人闻言,心中同时大震动,这是很丰厚的赏赐了,杀死孙承宗也不过是千两黄金的赏赐而已,封地也仅仅是百亩良田,而两个旗的旗主的赏赐,这是占了整个大金国的四分之一了啊。
杨古利振奋的答应一声,因为太幸福,一路疯狂的跑着,口中还不断发出野兽一般的呼叫。
连带着杨古利的手下们也发出这种野兽一般的呼叫。
众人振奋,都感觉杨古利的大军必胜,虽然宝军的火器威力大家都知道。
但是建奴铁骑的信心还是很强大的,还没有将明朝军队放在眼里。
这种自信是长期的胜利基础上建立的,不是一天两套房能竖立起来的。
在原来的历史中,大明的关宁铁骑,是一支明末强力部队。
但历史上并没有“关宁铁骑”这一编制,是以很多说法就认为,“关宁铁骑”实际上是吴三桂的“夷丁突骑”。
《明季北略》:吴三桂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
《明季北略》对于吴三桂兵力的夸张且不讨论,“夷丁突骑”显然是少数民族,最大可能是蒙古人。
那么明朝后期的精锐铁骑,真的要依赖异族来组建吗?
把“关宁铁骑”视作对明王朝末期关宁军中精锐骑兵部队的一个泛指的话,其中大部分还是汉人。
“夷丁突骑”,只是关宁铁骑的一部分。
按《顷见新略》说法,“奴步善腾山短战,马兵弱。叶赫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骑,北畏奴步”,建州女真以步兵见长,骑兵实力甚至不如叶赫。
在后来与明作战中,建州主要使用的还是骑马步兵战法。而明王朝后期虽然骑兵数量不多,质量却很可观。
明代马铠覆盖面积下降,更注重骑兵的机动性。
由于九边对抗蒙古人的需要,骑兵比例大为上升。相比两宋和元初常使用的全覆盖式马铠,明代重骑兵基本都是半具装,而同时具备骑射能力,很多人还装备了火器。
明代也有覆盖比例较大的马铠,但很少。
有人认为这是受到元朝影响。
在元初,蒙古骑兵也多有使用全覆盖马铠者,但明军骑兵比起蒙古人又更重视格斗,擅长骑枪冲锋。
全具装骑兵利于冲击步兵方阵。但入明之后,火器同样有破阵作用,且明朝的敌人中使用步兵方阵的较少。
且从壬辰战争的情况来看,使用半覆盖马铠的重骑兵,冲击日军这样质量较低的步兵方阵,穿透力、破坏性依然可观。
由于蒙古人的马匹数量优势,能够快速聚集优势兵力犯边,迫使明军骑兵必须具备以寡击众的能力。明军骑兵训练时重视夹枪冲击的训练。
《武艺图谱通志》载:“柄长十五尺,其法初出马。右手执辔。左腋挟枪。作新月上天势。右手执前。左手执后。高擧过额。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左后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后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仍作弄枪。右内挥一次。左内挥一次。如是者无定数。”
显然,集群持枪冲锋的明军骑兵,其势如枪山密林,森森而至,能令偏向于机动作战,不擅长打硬仗的蒙古人恐惧。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总兵王效以800精骑击退万余蒙古人,类似的战绩在明朝历史上不胜枚举,大将马芳甚至多次率精骑深入蒙古高原,击败蒙人优势兵力甚至俺答汗本人。
由此可见,明军骑兵的决死突击战术是很有效的。而辽东军、关宁军中既有大量精锐家丁骑兵,也有享受朝廷财政倾斜的常规骑兵部队,其骑兵战斗力应当是可观的。其中虽然有一部分蒙古人,绝大多数还是汉人。那么,明军骑兵对建州作战表现如何。
按《明史·贺世贤传》:世贤驻叆阳,闻变,疾驰出塞,得首功百五十有四级,进副总兵……铁岭被围,世贤驰援,城已破,邀获首功百余级。泰昌元年九月连战灰山、抚安堡,获首功二百有奇。
贺世贤数次以小规模的骑兵部队发起突击,击败后金,史称“数角斗有功”,显然这些战绩是通过近战格斗获得的,且其中一些战斗对手很可能是努尔哈赤本人。贺世贤斩首接近500,而斩首往往少于实际歼敌,歼灭女真人当在千人以上。虽然建州步兵善战,但贺世贤的战法以突袭为主,建州步兵未必能成列对抗。
如铁岭之战,应当是趁建州军刚刚攻破铁岭,突然从背后袭击,以强悍的冲击力斩杀敌军。由于明军重骑兵使用半覆盖马铠,负载较轻,反而利于在作战后快速脱离。
广渠门之战时,袁崇焕率领9000名关宁军精锐骑兵疾驰至京师,以下马作战为主的方式打退至少一万以上的后金兵,则证明关宁军精锐骑兵的步战能力也可圈可点。
由此可见,虽然没有全覆盖的马铠,但“关宁铁骑”应当是一支类似唐朝重骑兵的部队,既能骑射,更强于格斗,其决死冲锋威力甚大,下马步战战力亦可观。
在松锦大战后,吴三桂以较少的兵力和资源,仍能坚守宁远两年,多次挫败满洲的进攻,也显示出“夷丁突骑”作为关宁铁骑的余晖,战斗力是可观的。
不过,明末极为腐败,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加上内忧外患,关宁铁骑在内的精锐骑兵虽然强悍善战,但实际战兵数量终究有限。
而军事化运转的建州,在步、骑、炮的配置上则全面均衡。加上中枢指挥的失误,明王朝仍然对后金往往战败。
即便如此,李自成攻克北京的时候后金甚至未能拿下宁远,是吴三桂主动放弃宁远入驻山海关。
由此而论,虽然“关宁铁骑”就算是在编制上并不存在,但关宁骑兵确是明末的强兵。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现在建奴和努尔哈赤,不畏明军,也不畏宝军。